top of page

表達藝術治療小迷思(二) 你有接受心理治療的需要嗎?


有病才需要被治療?

提起「治療」一字,可能不少人立即想一定是「有病才需要接受治療」。而提起「心理治療」,亦可能會立即聯想到「精神有問題」、「想錯事」、「鑽牛角尖」、「發展不健全」等等。很多人可能認為自己是「心理正常」,所以沒有需要接受心理治療。不過,「治療」的意思不單只是把不好的去掉,更重要的意思是讓人達致舒服健康,為自己「築堤防洪」,強壯自己去面對不同的挑戰。

在2018年的一項「希望指數」調查中,香港在51個國家中由正10分跌至負25分,成為全球最悲觀地區第5位。成年人為了生活,經常加班工作,但換取的工資追不上通脹,生活只剩下工作;年輕人在強烈競爭下的社會找不到對未來的希望;小朋友因為功課考試而承受著無法處理的壓力。社會上每日都發生著荒誕的事情,都市人生活在急促壓迫的社會中,試問有多少人可以真正享受生活、活在當下?然而,我們每日在生活中都要擔當不同角色:情人、父母、子女、下屬、上司、同事、同學,承擔著不同的期望和任務,你又有多少時間真正為自己多想一點?表達藝術治療不單讓我們更強壯地面對生活的不同挑戰和困難,更是給予一個真正屬於自己「休息」的時間,透過不同藝術媒介,探索自己未發現的事情,更認識自己的需要,成為更「完整的自己」。

多少次才能完成治療?

在現今每事講求效率、成果的社會,可能有人會問「那要見多少次才完成治療?」、「我見了治療師三次,為何好像沒有什麼改變?」。一般而言,我們會建議最基本表達藝術治療的個人和小組節數為8-10節。不過,基於每人過去的經歷、需要和治療目標不一樣,所以沒有絕對的治療時間。有人可能只需要數節的時間便有認為足夠,有人可能需要多年的時間。治療師會與被治療者討論治療目標,定時檢視情況和需要,再按進度,共同決定治療時間。

治療師都是可以幫我決定和解決困難嗎?

「你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」:作為表達藝術治療師,我們相信,每人都有自己的潛在的力量去面對挑戰,而最強大可以幫助你去過渡難關的不是治療師,而是你自己。表達藝術治療師的工作不是為你解決個人的問題,而透過促進參與者運用不同的藝術媒介作出探索和表達,協助他們發掘自己的能力,了解內在的自己,強壯自己內在小孩,更有力量去面對世界和不同挑戰。當你有足夠力量時,再遇到其他困難,你都可以更有信心去面對。

你是值得擁有更好

如果以「中醫」比喻心理治療可能較為容易理解,中醫不單只治病,也治療患病的人,同時講求養生、強壯身體。然而,強壯自己內心是表達藝術治療重要的目標,不論是因為情緒困擾、特別需要,或只是想認識自己更多,都可接受治療。或許,有人會說吃一頓好吃的飯已經可以讓我更有力量生活,不需要花費於治療上。當然,心理治療不是唯一的方法,每人都有令自己更有力量的方法。只需要記著,無論接受治療輔導、享受生活、足夠休息,你都是可以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去面對生活和認識自己,你都是值得「活得更好」,擁有「更好的自己」。

Featured Posts
Check back soon
Once posts are published, you’ll see them here.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